一、防火墙工具选择
根据服务器操作系统选择适配的防火墙工具是安全设置的基础。Linux系统推荐使用firewalld(CentOS/RHEL系)或UFW(Ubuntu/Debian系),其动态规则管理能力可简化配置流程。Windows服务器应启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并配合组策略管理,云服务器需同步配置公有云提供的安全组规则。

二、核心规则配置
遵循最小权限原则设置入站/出站规则:
- 仅开放业务必需端口(如HTTP 80/HTTPS 443)
- 限制管理端口(SSH 22/RDP 3389)的访问源IP
- 默认拒绝所有未明确允许的流量
# 开放Web服务端口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80/tcp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port=443/tcp # 限制SSH访问 firewall-cmd --permanent --add-rich-rule='rule family="ipv4" source address="192.168.1.0/24" port port="22" protocol="tcp" accept'
三、安全策略优化
强化防火墙需结合其他安全措施:
- 禁用Telnet等高风险协议
- 每季度进行规则有效性验证
- 与入侵检测系统(IDS)联动响应
四、监控与维护
启用防火墙日志记录并设置自动化分析:
- 每日审查异常连接请求
- 配置实时告警机制(如端口扫描告警)
- 保持防火墙规则与业务变更同步更新
通过分层的防火墙设置策略,结合动态规则管理和持续监控,可构建有效的服务器安全防线。建议每月进行渗透测试验证防护效果,并建立防火墙规则版本控制系统以追踪配置变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