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

亿通信息网

人勤春来早:国家电网*中心引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新篇章,排名搜索关键词

2025-03-04 00:00:00 浏览:
    春天来得早,人们很勤劳。此刻,在神州大地上,生产劳作的“快进键”被按下。在田地间,春耕和春灌的景象十分繁忙;在工厂里,机器发出轰鸣声响,灯火明亮。

    此刻,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*中心(即“*中心”)的四楼里面,电磁暂态*计算正以全速在运行着。一排排机柜有节奏地闪烁着灯光,就像在“呼吸”一样,守护着电网。

    最近入选“2023 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”的是国产化大型电力系统电磁暂态*技术及平台。它的作用在于,凭借它,全球电压等级最高、规模最大、结构最复杂且清洁能源发展最快的中国电网,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最长的安全运行纪录。

    告别“仿不了”

    电网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呢?系统究竟稳不稳定呢?如果提前开展电网*分析,这就是作出判断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。

    以前的机电暂态*方法无法准确模拟这些设备的快速响应和复杂控制特性。

    用何种技术来替代呢?那已经在局部电网中成功应用的电磁暂态*技术行不行呢?一连串的疑问一直在*中心数模混合*研究室主任朱艺颖的脑海中萦绕着。

    当时,*领域的专家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:电磁暂态的*步长比较小,计算效率偏低,建模也较为复杂,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对大规模的实际电网进行*的。

    朱艺颖不太相信邪。她带领着一群年龄在 30 岁左右的科研人员。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“山头”。

    随着时间不断推进,研发团队首先攻克了大电网*数值计算方面的难关,接着又攻克了并行解耦算法的难关,还攻克了分散同步数模混合*技术等难关。同时,研发团队研发出了指定潮流自动构建技术以及数据通信传输等技术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研发团队突破了极为重要的 50 微秒步长实时*技术。

    50 微秒的实时*步长意味着,在 1 秒钟的时间里,系统需要对华东电网的 6000 个节点进行计算。并且这种计算的次数达到 20000 次。朱艺颖对此进行了解释。

    每一个 CPU 内核需要完成自身的任务,同时要与其他 CPU 内核进行数据交互,并且还要完成与外接物理装置上万路信号的交互,并且计算速度必须和实际物理过程保持同步。在朱艺颖看来,这就如同让数字电网具备“凌波微步”般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