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口负增长提前5年:2023年出生率6.39‰与2025年上半年的乐观数据对比,室内推广网站
2025-01-07 00:00:00 浏览:
关于我国的人口变化,近期有两组数据引发公众热议。
10月底,《中国统计年鉴2025》发布。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出生率为6.39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为-1.48‰。从2022年开始,这是该国人口第二年出现负增长,降幅从-0.60‰扩大到-1.48‰。
国际组织和中国科研机构的多个人口预测项目均预测,2027年至2032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。但现实更为残酷。负增长的时刻提前了多达五年。
二十年前,政策设想了一个人口零增长的时代,并将其作为目标。现在,当这个时刻到来时,紧张已经取代了理想,人口减少带来的人口问题已经达到了紧要关头。
但最近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出乐观情绪。
近日,一些地方公布,2025年上半年出生数据好于2023年同期。例如,湖北省天门市,截至2025年8月14日,全市出生人口达到4232人。 2025年,不仅扭转了出生人口连年下降的趋势,而且逆势增长了11.3%。
在人口问题凸显之际,微观领域出生人数的反弹能否扭转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趋势?
许多地方的生育高峰是乐观的迹象吗?
根据最新《中国统计年鉴2025》数据,全国总人口连续两年下降。 2023年,全国人口减少208万人。短短两年时间,2022年和2023年,我们将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。 2023年,只有西藏、宁夏、贵州3个省份出生率超过10‰。
与人口负增长的大趋势相反,2025年上半年出现了积极信号:全国多地出生人口“回升”。
在一次座谈会上,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凤华透露了一组数据。 2025年上半年,广东省医院出生人数较2023年同期增长1.4%。这一数据表明,2025年广东省出生人数下降速度将放缓。如果下半年形势依然乐观,今年广东省出生人口将小幅增长。
广东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。它不仅受到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,而且还有数以千万计的跨省流动青年,推高了该地区的生育率。
2023年,广东省出生人口103万人,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,占全国出生人口的11.3%。因此,该地区出生人口增速放缓,甚至有反弹的可能,是2025年人口和生育压力缓解的积极信号。
同样是“能生育”的山东省,2023年,该省出生人口61万,位居全国第三。 2025年上半年,全省部分城市出生人口也小幅增长。
青岛市卫健委党组成员、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杜卫平在|直播|中介绍,2025年1月至6月,青岛市户籍人口出生人口为22669人。同比增长5.93%,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的趋势。根据下半年预产期登记母亲人数计算,预计2025年下半年登记出生人口约为2.5万人。 2025年全市出生人口与去年持平或略高。
在出生率较低的省份,今年以来部分城市的出生人数有所回升。
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,2025年上半年,该盟共出生人口735人,比去年同期增长7.3%;
在东部三省出生人口“低迷”中,大庆市卫生健康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由于生育政策落实力度和各项配套措施的完善,大庆市出生人口将下降2025年上半年大幅增长。
“短期来看,尤其是二三线城市,强有力的生育补贴政策对促进生育的作用将会更快。”
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帆解释说,例如,湖北省天门市于2023年9月出台了生育鼓励政策,规定有生育能力的家庭第二个、第三个孩子可分别享受生育补贴9.63万元和16.51万元。截至2025年8月14日,全市出生人口达4232人,同比增长11.3%。
从更大范围来看,多位人口专家认为,2025年上半年多地出生人数“小幅回升”,是由于疫情造成延迟生育的补偿效应。
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袁欣分析,疫情期间我国生育率呈现下降趋势。根据人口规律,疫情结束后会出现小幅反弹,但反弹幅度无法预测。
他还提醒大家关注一组数据,“2023年结婚人数也有所回升,结婚对数达到768.21万对,同比增长12.4%。”婚后1至2年生孩子的习惯,2025年的出生人数可能会相应上升。”
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状况正在好转?
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、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强调,当前出生人口的回升仍然是局部的、局部的、短期的。尽管反弹令人鼓舞,但仍需持续。一种“谨慎乐观”的态度。
友情链接: